





113上學期第三次段考
2025年01月15日(三)
114分科日期
2025年7月11日(五)
114 學測日期
2025 / 01 / 18(六)
114 統測日期
2025 / 05 / 03(六)
114 會考日期
2025 / 05 / 17(六)












未來會以「閱癮文教」去延伸旗下.許多不同類型的品牌,讓「閱癮文教」慢慢卓大,讓大家更認識新創的品牌。

Teaching Styles 教學風格

著重於基礎概念的延伸,希望以紮實的基礎觀念作為學習的主軸。而非以口訣隨意帶過。

視學生學習狀況,適度補充與課程相關的國內外研究論文內容。期望學習不止為了應付校內考試。

單元有自編講義與補充教材。

善於以表格方式,比較各單元的之重點整理。

因應新課綱趨勢,強調素養題型。教導如何在短時間內找出文章關鍵。
Major Subjects 主要科目
國小:英文、數學
國中:國文、數學、英文、自然(生物、理化、地科)
高中:國文、數學、英文、自然(生物、地科、化學、物理)
高職:英文、數學、專業科目
檢定證照:全民英檢、多益、師德英檢、劍橋英檢
各科一對一家教
Teachers 師資介紹







Eric老師
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休閒管理所(畢)
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休閒保健管理系(畢)
高苑科技大學 應用外語系(五專)(畢)
自然發音、國高中文法、國高中聽力訓練、英檢口說訓練、素養閱讀、高中及英檢寫作、各大型考試解題技巧
艾學創辦人
艾學英文講師
英文一對一家教
慈濟國小 英語老師
台南補習班 美語班主任
台南高雄知名補習班 國中及國小英語老師
各階段英語家教
師德英檢 口試官
劍橋英檢 授課講師
教學經歷13年
Toeic 880/990
全民英檢 初級
全民英檢 中級
國際專案管理師 D級
1. 主題式教學:以主題式教學讓學生能融入主題的教學裡。
2. 螺旋式學習:由淺入深、循序漸進教學,學過的東西不會忘記。
3. 架構式文法:自己研發的口訣以及解題技巧,讓學生不怕學文法。
4. 課堂零距離:上課詼諧不死板,老師會以肢體語言加深學生學習印象。

劉翔 老師
高雄醫學大學 醫研所 碩士
知名重考班解題老師
國中自然科授課講師9年
高中自然科授課講師9年
win win醫學夏令營約聘講師
段考、會考、學測、分科
國中自然科 生物/理化/地科
高中自然科 化學、物理、生物、地科
a.著重於基礎概念的延伸,希望以紮實的基礎觀念作為學習的主軸。而非以口訣隨意帶過。
b.視學生學習狀況,適度補充與課程相關的素養科普閱讀文章,期望學習不止為了應付校內考試,更能激起主動學習的動機。
c.善於以表格方式,統整各單元的命題重點與易混淆觀念
d.因應新課綱趨勢,強調素養題型。教導如何在短時間內找出長篇閱讀文章關鍵。

巴斯(李姿蓉) 老師
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
教學經驗9年
一對一家教老師
各大文理短期補習班 國中自然講師
106大專優秀青年
觀念為基礎、解題為主軸:協助學生解決拿著公式卻看著題目無法下手的窘境。
耐心對待、信心建立:盡可能鼓勵跟陪伴,希望協助走得比較慢的孩子也有機會找到自己對數理科的信心。

蘇蘇 老師
國立嘉義大學 應用數學所 碩士
高級中等學校數學科/國民中學數學領域專長教師專門科目認定證明書
中等學校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證明書
106年擔任國立嘉義大學應用數學系 課程規畫委員會之畢業校友代表
曾任高雄市前鎮國中數學代課教師
擔任前鎮國中輔導室「床邊教學計畫」之數學教師 (現職)
目前會考、學測整體出題非常靈活,現行新的課綱更著重於生活化與閱讀素養,考驗學生章節與章節之間的連貫性、文意理解與分析的能力,不再像過往只注重縱向連結的出題方式;因此,在授課過程中,我更加注重:
1. 基礎邏輯
2. 基本觀念的理解與思考
3. 建構心智圖
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每一個章節必須學習的核心目標,當基礎掌握了,才能應對靈活的學測題目與會考題目,數學必須一點一滴累積,無法一下子就能登天的科目,唯有願意改變,願意腳踏實地的做練習,理解每一個步驟前後之間的邏輯性,才能在變化多端的考試中脫穎而出。

楊昕翰 老師
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 畢
中等教師培育學程 修畢
各大文理補習班 國高中講師
一對一國文家教
歸仁國中國文兼課講師
2020~2021年擔任中山中文系學會學術長
2022年曾擔任高雄中學喜劇社代理社師
獲選為畢業生領證代表
獲選為畢業生致詞代表
參演脫口秀演員曾博恩、龍龍、賀瓏、喬瑟夫等全台巡迴之高雄場
參演喜劇開港於新光三越,藍色狂想,台鋁MLD等多場商演
參演喜劇開港於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之《呷涼祭》大型商演 於2022《卡米地站立喜劇爭霸賽》奪得全國第四名
會考閱讀技巧
學測長篇閱讀技巧(當場解題)
週週仿學測模卷測驗與國寫練習(當場批改)
深入淺出單元式國學教學(翻轉教育)
個別設計階段性目標(定期追蹤成果)
混合式題型與教案(活化教學模式)

蘇哲賢 老師
靜宜大學中文系碩士
東海大學中文系博士
各大補習班國文老師
積極培養學生對文言、白話等文章閱讀之理解和應用能力,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聽、說、讀、寫、作等基本能力,進而能進行思考、理解、討論、欣賞創作等文學反饋。在學習過程中,引導學生大量閱讀,激起閱讀之興趣,並能欣賞文學之美,及補充大量國學常識,使學生能應對課內外等文化思辨能力。